我们坐在汽车里,视线的宽泛程度自然而然就下降了,车辆的四周都是你的盲区,而且有些盲区还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各种盲区是造成驾车发生擦碰的关键原因。今天,南京石佛驾校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安全行车应注意的几大盲区。
1、汽车A/B柱盲区
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的斜柱叫A柱,位于车辆中部也就是前后门之间的柱子叫B柱。在转弯时,如果两侧的A柱较宽,宽的距离就把视线遮挡住了,这样产生的盲区就大,如果柱子窄的话,则盲区就小。而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驶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但因为无论是A柱还是B柱在车辆结构力学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纯降低粗细来减少盲区是不可取的,所以就现阶段来看只能自己多多适应。建议我们在上车前就先调整好位置,尽量保证视野开阔,明白自己车辆的盲区范围,在面临一些特殊情况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下车观察,不要盲目相信自己技术或者低估车辆大小,发生事故。
2、汽车停车盲区
停车时候的盲区通常是在前方和后方,前面的盲区就是指你坐在驾驶位上,由于引擎盖的遮挡,你的视线与地面存在一定夹角,这就导致了盲区的存在,前盲区的形成与汽车的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的身材比例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个盲区是没办法避免的,所以你在开车或者停车时一定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并且尽快的熟悉自己车辆的盲区大小,然后把这个盲区大小记在心里,在日常驾驶时就能大概的估算自已经侵入盲区多少了,以此来保证行驶安全。
后盲区要稍微复杂一些,通常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展开大约30度,并且在后视镜里看不到的那片区域,避免在这个区域发生碰撞擦挂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当你开始寻找停车位时,在开到停车位的途中,你已经能把停车位周边的情况大概看清楚了,有无障碍,障碍大概在什么位置自己记住,倒车时就可以合理的避开危险障碍。
3、行车中的超车盲区
超车时候所面临的盲区,是很多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源,因为在超车时,你难以观察到被超车辆前方的路况,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所以在驾驶超车时,我们要提前注意前车和对象来车的情况,在确定没有其他不可控因素时应该在规定的车速内尽快完成超车动作,避免因长时间的超车导致不可控的危险发生。此外,这就非常直观的表现出加速能力对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那些觉得加速无用的网友们要更客观的看待加速测试。
4、汽车的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盲区不是指因为后视镜所处的位置,对外部环境造成遮挡导致的盲区,而是说在你变道时,因为后视镜体积角度所限,你无法看清两个及以上车道上的并且距离你后方不远处情况,由于这个角度差导致的视线盲区,就被称为后视镜盲区。在小路上行驶时,后视镜盲区倒不会有太大实际影响,但是在城际高速路等宽阔的大路上时,非常容易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后视镜盲区是比较容易规避的一种盲区,你只需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即可:你永远不要很快的同时完成一条车道以上的变道,每当你变了一次道后,就在该条道上正常行驶几秒或更久来观察旁边车道上的情况,确认观察无误才再次变道,便可避免因后视镜盲区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很多驾驶员容易忽略的一个盲区,并且一些老驾驶员都容易犯这个错误。
5、汽车内轮差盲区
所谓内轮差是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我们的视线的盲区,卡车、货车等车身较长的大型车,车头转过去了,往往长车身还没有完全转过去,容易造成车主误判,一般小车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大车会产生多达2米甚至更长的内轮差。
自己驾车就要在起步前或者车辆直线行驶时提前观察好车辆周边情况,避免在转弯时无法观测到盲区内情况,同理,当你自己处于别人内轮差盲区里时也要提前避让或者主动退出,避免货车因无法观察到你而发生碾压。
6、行车中的光线盲区
人眼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说环境的突然变暗或者变凉,都会导致眼睛短暂的丧失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导致光线盲区,这个情况在进隧道和出隧道时尤为明显。所以在进入隧道或出隧道前尽量提前减速,来给自己眼睛更多的缓冲时间,以避免眼睛观察不及时而导致的危险发生。
此外,远光灯同样也是造成光线盲区的"罪魁祸首"之一,对向来车开着远光灯时,可以说它车辆四周10米范围内的地方对于自己都是黑暗的,难以看清周边情况,这时你应该闪烁远光灯来提醒对方关闭远光,如果对方没有关闭,你就应该降低车速缓慢通过,避免因视线盲区对盲区内的人或物发生碰撞,危及安全。
7、行车中人造盲区
有些朋友,特别是一些喜欢车内装饰的女性车主,经常在车内堆放一些箱包、丝巾,而且存放位置还在后排座椅后方的平台上,这样一来让车内的后视镜直接没法正常使用,形成视线盲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就是典型的人造盲区。
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把这些东西都放下来,放在座椅上或者手套箱内,不要在仪表台上放置硬的物体,对车辆行驶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南京石佛寺驾校.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025-58622022 咨询电话:025-58578657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珠中路359号
技术支持:南京潜能